发带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发带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文史研究者吴幼雄泉州是古代海陆丝文化的交汇点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4-22 21:14:00 阅读: 来源:发带厂家

泉州文史研究者吴幼雄认为——

“泉州是古代海陆丝文化的交汇点”

吴幼雄正在为记者示意海陆丝线路走向。

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回廊的这对印度教石柱,为从海路而来的犍陀罗式雕刻艺术。它们同陆路来的犍陀罗式石雕、碧霄岩摩崖三世尊佛浮雕一道,说明了海陆丝文化在泉州交融汇合。

“泉州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,还是宋元时期海陆丝文化的交汇点。”经过多年研究考证,泉州文史研究者、《泉州宗教石刻》作者之一吴幼雄日前又有成果。他说,这一论断既可以从史料的记载中得出,也有实物的点滴论证。

日前,吴幼雄老人通过文字、图片和实物的综合展示,为记者讲述了他的这一观点。据悉,他还据此写成论文,计划于下半年在福州举行的海丝研讨会上发表。

例证一 马可·波罗由陆丝而来 从泉州而返

“对于中国的丝路文化而言,马可·波罗是一个重要的见证人物。他同时也是泉州为海陆丝文化交汇点的有力说明。”吴幼雄说。

根据史料记载,元至元十二年(公元1275年),意大利探险家马可·波罗经由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,并长期在元廷担任要职。17年后,思乡的他从海上丝绸之路返回家乡,出发的城市正是泉州。

在著名的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中,他对泉州赞赏倍至——“(离开福州)到第五天傍晚,抵达宏伟秀丽的刺桐城。在它沿岸有一个港口,以船舶往来如梭而出名。”又说“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,大批商人云集这里,货物堆积如山。”

在吴幼雄看来,宋元时期,泉州港口发达,“市井十洲人”,特别是元朝统治的80多年中,泉州有8次作为福建行省乃至江浙行省的省会。像马可·波罗这样,由陆上丝绸之路而来、从海丝城市泉州离开的肯定不在少数。这些人的到来,自然使得陆丝和海丝的文化在泉州交融。而彼时,泉州还有不少来自陆丝城市的官员,同样带来陆丝文化,如元代福建行省省长、航海家亦黑迷失(畏吾儿人,即今维吾尔人的祖先)娶泉州媳妇,并从泉州四次出洋至印尼、印度。

例证二 基督教墓碑以古叙利亚文字拼写突厥语

事实上,这个大胆的猜测,吴幼雄已经找到不少实物论证,以古叙利亚文字拼写突厥语的基督教墓碑就是其中之一。

“陆上丝绸之路一般从长安,也就是今西安出发,一路往西直至中亚、南亚、西亚和欧洲。”吴幼雄摊开世界地图向记者示意,古叙利亚曾一度被古代人视为是陆丝的“西极”,而位于中亚与西亚的突厥则是陆丝的必经之地,特别是突厥,与海丝线路无交叉重叠。但与此同时,近百年来,泉州已发现了十方古叙利亚文字拼写突厥语的基督教墓碑,数量之多为全国之最。

吴幼雄说,根据已经破译的墓碑文字,这十方墓碑的主人,都来自陆上丝绸之路,几乎都使用“马其顿城的菲利普汗之子亚历山大大帝纪年”,这一纪年即希腊历。而由古叙利亚文字拼写突厥语的基督教墓碑,是当年希腊基督教文化经陆丝东渐泉州的物证之一。

“此外,泉州还发现保存有六方刻着古阿拉伯文字的中亚布哈拉(注:即今乌兹别克斯坦)、西亚格兹威尼(即今亚美尼亚)等地人的墓碑,同样也是陆丝延伸到泉州的物证。”吴幼雄说。

例证三 从两个丝路传来的犍陀罗式雕刻落户泉州

根据吴老的发现,泉州海陆丝文化交融汇合这一点,甚至可以从同一种艺术形式上得到论证。这种艺术形式,就是泉州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犍陀罗式雕刻。

所谓犍陀罗式艺术,就是希腊系艺术与印度佛教艺术互相接触、吸收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雕刻艺术,简而言之,就是希腊化了的佛教艺术。历史上,它曾分海、陆两路影响到中国。

“清源山碧霄岩的摩崖三世尊佛浮雕坐像,属吐鲁番式佛教石雕,是藏传喇嘛教遗物,也是犍陀罗式雕刻艺术精品。”吴幼雄介绍,根据碧霄岩摩崖石刻所记载,这尊石刻为灵武唐吾氏广威将军阿沙,于1292年在泉时所刻。公元1369年,阿沙的外孙以及多位元朝行省、地方高级长官和僧人重修佛像。这尊希腊、印度和西藏雕刻艺术的混合作品,也说明当时的蒙古官员,将由陆丝传入的犍陀罗式雕刻艺术带到泉州。

1934年,泉州南校场曾出土过一尊石雕立姿神像,与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印度教希腊式石柱,同属印度教犍陀罗式雕刻。“经过专家考证,元代泉州曾有一座印度教湿婆神庙,它们同属于这座印度教寺庙。”吴幼雄说,而这些印度教风格的犍陀罗式石雕,正是经海上丝绸之路,从印度取道南洋群岛以及东南亚,由海洋流入泉州。(记者 孙灿芬 文/图)

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https://www.zkh360.com/item/AA2628.html

https://www.zkh360.com/item/AC8835.html

https://www.zkh360.com/item/AA3088.html